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欢迎您!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学

工学

您的位置:首页->工学

张培

时间:2022-06-09 作者: 来源:工学 点击:8743

PXOXI}%8C8TPE1415PRN~_7.png一、个人基本信息

张培,男,博士,副高级职称

二、教育及研究经历

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9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武夷山市九曲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泗洪百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北京格锐普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的制备、环境劣化与保护的研究、福建武夷山茶资源高效创新利用等。

四、近年代表性论著

近年来,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Results in PhysicsMaterials LettersRSC Adva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Anti-Corros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代表性论著如下:

1. Pei Zhang, Yu Zuo*, Guochao Nie,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icroarc oxidation films on 2024 aluminum alloy prepared in electrolytes with oxide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0, 816: No. 152520.  (IF 5.32)

2. Pei Zhang, Yu Zuo*, Guochao Nie, The enhanced properties of anodic films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by addition of oxide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0, 834: No. 155041.  (IF 5.32)

3. Pei Zhang, Yu Zuo*,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pore parameters and properties of microarc oxidation film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Results in Physics, 2019, 12: 2044-2054.  (IF 4.48)

4. Pei Zhang, Yu Zuo*, Effects of pore parameters on performance of anodic film on 2024 aluminum alloy,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9, 231: 9-20.  (IF 4.09)

5. Pei Zhang*, Yijiang Chen, Yong Zhou*, Fuan Yan, Guochao Nie,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Molybdate and Tungstate on Surface Passivation of Carbon St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2021, No.151027.  (IF 1.77)

6. Pei Zhang, Yijiang Chen, Huiju Huang, Yong Zhou*, Fuan Yan, Guochao Nie, Surface passive film characteristic of Q235 carbon steel in pure molybdate solution,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2020, 27(5): No. 1950179.  (IF 1.15)

五、教学与科研项目

主持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项、玉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玉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计划1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专项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南宁市创新创业人才“邕江计划”资助项目1项、广西利维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横向项目1项。

六、教学与科研奖项

荣获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度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指导学生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银奖1项、铜奖2项,第二届广西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决赛本科组铜奖1项,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西选拔赛二等奖1项,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银奖1项,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铜奖2项,第三届“筑梦助飞 创新广西”大学生创业支持大赛铜奖1项。

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
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欢迎您!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首页 . 理学

理学

您的位置:首页->理学

覃利琴

时间:2022-06-09 作者: 来源:理学 点击:8708

覃利琴.jpg

一、个人基本信息

覃利琴,1981年9月出生于广西都安县,女,壮族,中共党员,现任玉林师范学院正高级实验师。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主要从事无机药物、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主持教育厅项目2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荣获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玉林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化学化工论文竞赛荣获三等奖2项;多次荣获玉林师范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实验室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就业先进个人”等称号。

二、教育及研究经历

2001年9月-2004年6月,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就读专科.

2004年9月-2006年6月,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就读本科.

2006年9月-2009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就读硕士学位.

2009年9月-2011年12月,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助教.

2012年1月-2016年12月,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实验师.

2017年1月-2021年12月,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

2022年1月至今,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正高级实验师.

三、研究方向

无机功能材料、无机药物

四、近年代表论著

1.Mitochondria-localizing curcumin-cryptolepine Zn(II) complexes and their antitumor activity.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DOI10.1016/j.bmc.2020.115948,30, 1159482021,第一作者.

2.Strong in vitro and in vivo cytotoxic effects of two platinum(II)complexes with cryptolepine derivatives.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DOI10.1007/s00044-021-02739-0,30:1419–1426,2021,第一作者.

3.Highly cytotoxic, cyclometalated iridium( III )-5-fluoro-8-quinolinol complexes as cancer cell mitochondriotropic agents.New Journal of Chemistry,DOI: 10.1039/d0nj00465k, 44, 7832--7837,2020第一作者.

4.辅助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晶自组装CaWO4 :Tb3+ 微球及其发光性能.无机盐工业,53(1):36-39,2021,第一作者.

5.球状AgCl /Bi2WO6 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化工新型材料,48(12):191-195.2020,第一作者.

6.多面体 CaWO 4 :Dy 3+ ,M + (M=Li,Na,K) 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中国陶瓷,55(2):18-22,2019,第一作者.

7.辅助水热法合成新颖 CaWO 4 : Ln 3+ (Ln=Tb,Eu,Dy,Sm) 及其发光性能.中国陶瓷,55(11):20-25,2019,第一作者.

8.沉淀法合成蘑菇状AgBr/Ag3PO4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化工新型材料,2018,46(7):194-197,2018,第一作者.

9.一步溶剂热法合成溴化银/磷酸银复合催化剂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无机盐工业,50(6):86-90,2018,第一作者.

10.水热法一步合成球状AgBr/Ag3PO4复合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化工新型材料,44(5):87-89,2016,第一作者.

11. SDBS辅助合成Y2O3/Ag3VO4光催化剂及其可见光降解罗丹明B.过程工程学报,16(2):323-329,2016,第一作者.

12.棱形十二面体Ag3PO4微晶的辅助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化工环保,36(4): 415-420,2016,第一作者.

13..二元溶剂热法合成花生状CaWO4∶Tb3+及其发光性能. 化工新型材料,44(3):184-186,2016,第一作者.

14.稀土掺杂花状钨酸钙纳米晶溶剂热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能.无机盐工业,48(6):41-44,2016,第一作者.

15.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Spherical Ag3PO4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Solutions.Journal of Nanomaterials,Volume (2015), Article ID 258342, 6 pages,2015,第一作者.

16. In2S3纳米结构微球的水热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82-86. 2009,第一作者

五、科研项目

1.基于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项目编号:2017KY0536,广西高校中青年2017-2019年,2万元,主持人.

2.卤化银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项目编号:2015YJZD04,玉林师范学院重点项目,2015-2017年,2万元,主持人.

3.新型银系光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12YJQN03,玉林师范学院青年项目,2012-2014年,0.3万元,主持人.

六、科研奖项

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Spherical Ag 3 PO 4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Solutions,玉林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