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欢迎您!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首页 . 管理学

管理学

您的位置:首页->管理学

张永胜

时间:2022-06-09 作者: 来源:管理学 点击:9568

张永胜证件照.jpg一、个人基本信息

张永胜,男,汉族,商学院,博士后

二、教育及研究经历

2000-2003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

2004-2009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

2009-2018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2012-2016  浙江大学博士后

2019-至今 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教师

三、研究方向

产品创新管理;平台型组织创新

四、近年代表性论著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cssci以上的论著:

(1)张永胜,段文奇,邹益民等.浙江省网络平台协同创新机制、路径和对策——基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研究[R], 2016,12. (浙江科技服务系统收录).

(2)张永胜,R&D/市场界面管理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基于产品创新战略导向[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1.

(3)张永胜,刘新梅.研发/市场职能整合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2).

(4)张永胜,刘新梅.创新战略导向对R&D/市场动态界面与产品创新绩效相关性的调节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2).

(5)张永胜,刘新梅,张蕊丽.产品创新战略导向与R&D/市场界面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6)张永胜,刘新梅,燕方.战略导向对R&D/市场营销动态界面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1).

(8)张永胜,李杰义. 企业产品创新界面障碍的产生和消除_基于职能整合视角的分析与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1(6).

(9)Zhang yongsheng,Liu xinmei.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strateg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R&D/Marketing involvement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ISMOT'07), Hang Zhou: Zhe 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TPBGL01).

(10) Zhang yongshengThe Concave Relevance between R&D/Marketing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terprises inChinaEkoloji2019.3SCI检索和收录);          

(11)张永胜.R&D/市场界面管理与创新绩效关系——基于产品创新战略导向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2)。

五、教学与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视角下平台型企业"三界面"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策略研究(19XGL007),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群情景下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演化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71002008),排名第3;

3.   广西高校本科教学工程改革项目:基于知识传递规律的电子商务专业第二课堂有效教学与运作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2020JGA285),主持;

4.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省部级),2015C35028,浙江省网络平台协同创新机制、路径和对策——基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研究,主持;

5.   浙江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厅级),Y201018686,基于市场导向的R&D/市场界面管理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主持;

6.   广西高校本科教学工程改革项目: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JGB321),排名第2;

7.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虚拟企业的民族地区自组织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研究(21FGL038),排名第4;

8.   2020年玉林烟草局:关于构建玉林烟草创新管理模式的研究工作项目主要成员;

9.   2019玉林市发改委横向课题:市校合作重大项目,新时代下玉林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YLSXZD2019026),排名第2。

10. 浙江省金华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排名第3;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的改革思路与模式研究》主要完成人,2002.1—2004.5

六、教学与科研奖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
玉林师范学院人事处欢迎您!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学

工学

您的位置:首页->工学

张培

时间:2022-06-09 作者: 来源:工学 点击:9100

PXOXI}%8C8TPE1415PRN~_7.png一、个人基本信息

张培,男,博士,副高级职称

二、教育及研究经历

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9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武夷山市九曲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泗洪百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北京格锐普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的制备、环境劣化与保护的研究、福建武夷山茶资源高效创新利用等。

四、近年代表性论著

近年来,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Results in PhysicsMaterials LettersRSC Adva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Anti-Corros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代表性论著如下:

1. Pei Zhang, Yu Zuo*, Guochao Nie,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icroarc oxidation films on 2024 aluminum alloy prepared in electrolytes with oxide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0, 816: No. 152520.  (IF 5.32)

2. Pei Zhang, Yu Zuo*, Guochao Nie, The enhanced properties of anodic films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by addition of oxide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0, 834: No. 155041.  (IF 5.32)

3. Pei Zhang, Yu Zuo*,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pore parameters and properties of microarc oxidation film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Results in Physics, 2019, 12: 2044-2054.  (IF 4.48)

4. Pei Zhang, Yu Zuo*, Effects of pore parameters on performance of anodic film on 2024 aluminum alloy,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9, 231: 9-20.  (IF 4.09)

5. Pei Zhang*, Yijiang Chen, Yong Zhou*, Fuan Yan, Guochao Nie,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Molybdate and Tungstate on Surface Passivation of Carbon St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2021, No.151027.  (IF 1.77)

6. Pei Zhang, Yijiang Chen, Huiju Huang, Yong Zhou*, Fuan Yan, Guochao Nie, Surface passive film characteristic of Q235 carbon steel in pure molybdate solution,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2020, 27(5): No. 1950179.  (IF 1.15)

五、教学与科研项目

主持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项、玉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玉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计划1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专项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南宁市创新创业人才“邕江计划”资助项目1项、广西利维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横向项目1项。

六、教学与科研奖项

荣获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度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指导学生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银奖1项、铜奖2项,第二届广西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决赛本科组铜奖1项,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西选拔赛二等奖1项,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银奖1项,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铜奖2项,第三届“筑梦助飞 创新广西”大学生创业支持大赛铜奖1项。